检索结果
|
文化视野下的毛南族族群认同 |
作者: |
黄平文 |
主题: |
传统文化, 大众文化, 毛南族, 族群认同 |
年份: |
2009 |
出处: |
广西民族研究,2009年03期 |
摘要: |
毛南族是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,有着自己独特的族群认同意识。随着大众文化的传播、交流和渗透,形成毛南族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族群认同的传统生活习俗、饮食习惯、服饰特点发生很大的变化。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传统文化和大众文化两种不同文化语境下,毛南族族群认同的文化表征的变迁,以寻求重新整合毛南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及构建族群认同的新路径。 |
|
|
壮语辅音系统演变趋势论 |
作者: |
黄平文 |
主题: |
现代壮语, 辅音系统, 演变趋势 |
年份: |
2008 |
出处: |
广西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8年02期 |
摘要: |
壮语辅音系统变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:浊塞音清化;复辅音简化;r声母向l声母转化;塞擦音逐渐产生和完善;送气声母在北部方言逐渐萌发产生,而在南部方言则逐渐走向完善;塞音韵尾-p、-t、-k和鼻辅音韵尾-m逐渐消失。 |
|
|
论当代壮族的文化价值取向与冲突 |
作者: |
黄平文 |
主题: |
壮族, 文化价值观, 文化接触, 冲突 |
年份: |
2001 |
出处: |
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1 (02) 78-84 |
摘要: |
壮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,文化特色浓厚。壮族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 ,与汉文化接触 ,并从汉文化中吸收了大量的文化因子充实自己。在汉文化的强大影响之下 ,壮族民众的文化观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 ,但由于民族“底层文化”的影响 ,使他们的文化心理取向与内在的民族文化发生了矛盾和冲突 |
|
|
壮语连读变调探析 |
作者: |
黄平文 |
主题: |
连读变调, 语言功能, 隆安, 固有词, 双音节词, 侗语, 清声母, 搭配关系, 修饰关系, 语法关系 |
年份: |
2000 |
出处: |
民族语文 2000 (05) 14-17 |
摘要: |
文章通过对武鸣、横县、隆安、平果4县壮语连读变调现象进行比较分析,来说明壮语的变调规律、变调机制、变调的动力和发展趋势,以及由其产生的语言功能。 |
|
|
论民族语文建设在西部开发战略中的重大意义 |
作者: |
黄平文 |
主题: |
民族语文, 西部开发, 重大意义 |
年份: |
2000 |
出处: |
语言与翻译 2000 (03) 1-5 |
摘要: |
本文从语言理论的角度,强调了民族语文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作用,并进一步为民族语言文字 政策的制定提出了一些建议。 |
|
|
壮语词语形象色彩类别分析 |
作者: |
张丽, 黄平文 |
主题: |
壮语, 形象色彩, 类别 |
年份: |
2011 |
出处: |
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 (04) 87-91 |
摘要: |
壮语词语的形象色彩非常丰富,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,从感觉体验、反映事物形象的不同角度、形成途径以及和词汇意义的关系四个不同的角度做出分类。 |
|
|
文化视野下的毛南族族群认同 |
作者: |
黄平文 |
主题: |
传统文化, 大众文化, 毛南族, 族群认同 |
年份: |
2009 |
出处: |
广西民族研究 2009 (03) 129-133 |
摘要: |
毛南族是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,有着自己独特的族群认同意识。随着大众文化的传播、交流和渗透,形成毛南族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族群认同的传统生活习俗、饮食习惯、服饰特点发生很大的变化。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传统文化和大众文化两种不同文化语境下,毛南族族群认同的文化表征的变迁,以寻求重新整合毛南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及构建族群认同的新路径。 |
|
|
隆安壮语pai~(24)的语法功能分析 |
作者: |
黄平文 |
主题: |
隆安壮语, “pai24”, 语法功能 |
年份: |
2009 |
出处: |
广西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2009 (06) 164-167 |
摘要: |
对隆安壮语"pai24"一词的语法功能进行共时分析。认为壮语的"pai24"在句子中不仅可以做谓语,充当趋向补语、结果补语,还可以充当语气助词。"pai24"做趋向补语、结果补语和语气助词是该动词语法化的结果,其语法化的轨迹是:谓语动词→趋向补语→结果补语→语气助词。 |
|
|
壮语辅音系统演变趋势论 |
作者: |
黄平文 |
主题: |
现代壮语, 辅音系统, 演变趋势 |
年份: |
2008 |
出处: |
广西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2008 (02) 171-173 |
摘要: |
壮语辅音系统变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:浊塞音清化;复辅音简化;r声母向l声母转化;塞擦音逐渐产生和完善;送气声母在北部方言逐渐萌发产生,而在南部方言则逐渐走向完善;塞音韵尾-p、-t、-k和鼻辅音韵尾-m逐渐消失。 |
|
|
壮语900句(壮汉语对照版) |
作者: |
蒙元耀, 何霜, 黄平文 |
主题: |
壮语, 口语 |
年份: |
2008 |
出处: |
壮语900句(壮汉语对照版),南宁:广西民族出版社,2008 |
摘要: |
《壮语900句(壮汉语对照版)(精)》是我国第一本大众普及的壮语学习用书《壮语900句》和以此为蓝本拍摄制作的壮语学习情景教学光盘。能够满足广大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壮语基本口语的要求,有利于在壮族地区工作生活的各族干部群众、商贸人士普及学习和使用壮语,增进广西各族人民之间的往来、交流和合作,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、广西与兄弟省(区、市)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,促进民族团结,落实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。 |
|
|